数字阅读新玩法震荡格局

2015-07-28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分享至:

  此前,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有81.2%的用户愿意为阅读内容付费,其中49%的用户最看重内容质量,41.3%的用户关注性价比。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数字阅读市场,付不付费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是否具有足够吸引用户的内容才是重点。而对于数字阅读下一步的发展,也出现了几种趋势,思路、玩法不同,各据一方。其中一个明显特征是,市场快速增长,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去年11月,百度文学正式成立,发布了“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等应用。今年1月,小米小说客户端也正式推出。时隔两个月,腾讯与盛大文学成功联姻。而阿里文学也在5月26日召开2015战略发布会,宣布与新浪阅读、塔读文学和长江传媒正式签约,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如是种种变化和举措,都将搅动数字阅读的市场格局。

  IP培育、运营:争夺白热化

  最近,三部根据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先后开播,包括改编的《花千骨》在湖南卫视开播后成为收视冠军;根据唐七公子《岁月是朵两生花》改编的《两生花》在江苏卫视播出后有不俗的收视表现;还有根据南派三叔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同名网剧在爱奇艺上线后迅速打破此前《爱情公寓4》保持的纪录,被称为现象级网剧。与拍摄电视剧相仿,网络游戏已将经典武侠作品开发殆尽,很多网游公司已将目光转向了新兴的网络文学题材,纷纷开启了以IP授权为核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所展开的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模式。

  数字阅读的这一趋势,正体现在对IP的培育和争夺。围绕IP的争夺,也直接造成了这两年数字阅读格局的强烈震荡。2014年年末,百度文学成立,旗下包括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等子品牌。据时任百度副总裁的张东晨介绍,百度文学旗下子品牌和业务线将通过原创平台、分发平台、版权增值平台三个平台打造完整的网络文学产业链。其中,版权增值平台方面,百度文学与完美世界、巨人网络、华策影视、鲜果国际等游戏、影视、出版公司签约合作,将旗下原创作品转化为游戏、影视等作品,挖掘IP价值。

  而今年3月,腾讯盛大联姻成立的阅文集团正式启航,并由吴文辉亲自掌舵,更成为了上半年发生在数字阅读领域的一桩大事件。之前就有消息指出,仅2015年,该集团就将投入上亿元的资金用于非网络文学内容的采购,同时与众多出版机构洽谈合作。内容精排、强化搜索、提升网络原创、维护版权开发等也是他们在未来努力的方向。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联系到阅文集团,也证实了围绕签约作家的IP运作正重点展开。譬如阅文集团知名作家、新生代网文大神“乱”,阅文为他度身定制了完整的运作方案,包括《全职法师》的新书发布会及后继宣传。相似的重点IP还有猫腻的《择天记》、风凌天下的《天御苍穹》等。据了解,阅文还将成立“大神”俱乐部,“大神”们享受最高等级的推广运营待遇,如作品改编优先投资、有机会成为投资项目的合伙人、明星化包装宣传等。

  前不久成立的阿里文学,也在IP 的衍生渠道上下足气力。在影视改编支持上,阿里文学可与阿里影业、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关系,游戏改编资源则包括国内第二大的手机网游联运平台九游等。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强调,阿里文学愿意携手阿里巴巴集团以外的原创网站、出版集团、动漫公司、影视公司、游戏开发厂商等,一起朝着将文学 IP 向多元化版权衍生和变现发展的方向努力。

  此外,旧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已经非常固化,收入分配模式也已经定型,改善空间有限。对此,阿里文学将会针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个性化运营,并考虑在未来进行去编辑中心化的运营尝试。阿里文学会在阿里大数据支持下,根据作品风格特质进行大数据分析,直接推送给同类偏好的用户。甚至未来给予读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进行定制化阅读。这样就可以增加不同类型作者作品有效曝光的机会,摆脱网络文学作品日益模式化、单一化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涉足数字阅读的企业不应草率地将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交易当作未来发展的一条“捷径”,而应当严格考察参与交易的网络文学内容的文化底蕴是否充足,同时也要考察将互联网文学改编成其它文化创意产品的手法、角度是否能抓住消费者。

  业务收购、剥离:布局愈明显

  实际上,在数字阅读市场,除了网络文学网站外,还有大量的出版机构,其出版的书籍不仅有纸质版,也有大量数字版,这就需要一些数字图书分发平台强有力的支持。

  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移动阅读中国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作为移动阅读行业用户规模最大的掌阅iReader,打破以往低调运营的方式,选择由“国学粉”汪涵代言产品来吸引核心的移动阅读人群,有助于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1季度数据显示,掌阅iReader基于市场的大力推广促使了用户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增至26.4%。本季度QQ阅读用户也有明显增长,市场占比为17.9%,这主要源于阅文集团成立且宣布将积极推进产品全移动化,具体举措包括以QQ阅读为主,发力移动阅读市场,打通集团内外资源,陆续将接入近1000万部内容,旨在通过海量优质内容抢占移动端用户。另外,QQ阅读注重打造社交平台,让用户在微信中随时分享自己爱读的书给好友,并在微博上实时分享阅读笔记,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和使用频次。塔读文学、熊猫看书、和阅读本季度用户有平稳的增长。

  除却上述主流的数字阅读企业的平台角力,电商企业对此的布局也日益明显。不久前,京都收购拇指阅读即是如此。京东数字阅读负责人李明浩表示,收购“拇指阅读”,一方面是出于对内容业务的重视,尤其是UGC(用户生成内容),内容将直接连接商品,产生交易;另一方面是布局全消费链条的需要,京东将藉由收购“拇指阅读”、推出新版京东阅读社区版APP等。李明浩在接受采访时,还点出了京东阅读和拇指阅读的互补性,“拇指阅读吸引京东的是优质的排版技术、独特的阅读社区,以及团队对内容的理解。但在这个行业,版权整合很难,而社区又是一个需要慢慢孵化的产品”。据悉,在获得足够市场份额后,京东将考虑阅读业务与京东会员服务结合,随后将在版权、客户端推广、社区运营上发力。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当当宣布剥离数字业务,由李国庆亲自挂帅,目标是三年内占领正版数字阅读市场60%的市场份额。根据目前的产品来看,当当推出的数字阅读产品包括旗舰应用“当当读书”、图书伴侣“H5书城”、聚焦原创阅读小说“当读小说”、轻量级阅读应用“翻篇儿”、主要针对童书市场的“听书”5款产品。

  “这几个产品将形成产品矩阵,而不是各自为战。”当当数字事业部总经理左力表示,当当希望通过上述几个产品以覆盖大多数人群。其解释道,当当正在通过不同的应用来抓住用户,甚至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这样的布局也是在对市场进行试错,一旦其中有一部分获得突破,公司会重点投入后续资源”。除此以外,从当当数字业务的月度活跃用户数402%的惊人增长也能看出,当当正通过产品矩阵吸引更多的新型用户进入当当平台中。以前不久新发布的“读读DuDu”为例,它是基于当当童书过往超过3亿条童书和用户评价数据,从专业角度为家长提供多维度互动,针对孩子行为特点来筛选适合自己孩子看的童书,“比如帮助孩子克服羞怯,交上新朋友、孩子总马虎等多个维度,可以通过APP选出一本书一起读,反复说教不如给孩子一个好故事。”当当童书主编王悦如是说。

  无论是垂直娱乐化的网络文学,还是开放的数字阅读平台,都将由于数字阅读巨大的便利性和成本优势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两者也将有融合和交叉,其中网络文学内容业已成为数字图书分发平台上的重要一部分,而数字图书分发平台也可以对游戏、动漫等泛娱乐内容进行推广发行。如是数字阅读的新现象都应引发业内的关注。

 

Copyright 2021-2036 山东出版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050267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