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公司发展献良策(二)(1/6)

2024-07-01 / 本站
分享至:

高质量打造优质人才供应链

助力新质生产力蓄势提能

一、当前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发展出版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数字化浪潮和融合出版趋势下产业链条的重组和行业转型,人才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人才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人才结构性短缺、人才储备数量不充裕等问题仍待突破。

一是融合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优秀人才的成长是有周期性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磨合期与适配度的问题。受制于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和性格特点的约束,人才的创新思维、知识储备和观念更新可能无法及时匹配、追赶上外部形势和行业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危机感、紧迫感不强,在创新转型上行动迟缓、办法不多。

二是头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熟悉新业务、新业态、新领域的人才,可以担当转型重任或者开拓性领域的领军人才仍然缺乏。这既有工资总额受限、传统出版行业竞争优势不足、出版职业吸引力荣誉感不强的外部因素,也有具体单位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内部因素。

三是人才整体规划储备还不够。能够贯彻落实年轻干部工作精神,实施年轻干部培养“8590梯队建设计划”,适当突破任职的职务职级资格条件选拔任用干部。但未建立健全“近期可用、中期培养、长期关注”3支队伍,年轻干部蓄水池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大部分单位已初步形成85后、90后、95后的年轻干部队伍梯次,仍有个别单位还未配备35岁以下的中层管理人员,源头储备的规划性需增强。

二、人才问题实质是人才供应链欠缺

企业的人才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体系化的工作,从人才流的角度来看,人才管理是从人才采购、人才再生产到人才输出供应的网链结构模式。企业实现双效俱佳的背后,应是高素质、高效率的人才供应。当前我们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人才供应链的欠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更加重视业务供应链中断的问题,会考虑企业需求寻求供应链再平衡;但对于人才供应链中断带来的威胁,认识还不够,很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最优的人才供给;缺乏用产品思维、经营思维、敏捷思维管理人才链的意识,“临时采购人才”的不合理人才供应链模式,制约了企业发展。

三、高质量打造人才供应链的对策建议

紧紧围绕“转换员工新角色、搭建营销新场景、开拓产业新领域、形成商业新模式”四新工作思路,不断优化现有人才供应链,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吸引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才能为山东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动力和人才支撑。

(一)建立人才标准,盘活人才存量

高潜力人才是高效人才供应链的关键产出,能够带动人才供应链的提升。准确识别各板块高潜人才,建立内部人才池,是当前优化人才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一是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布局企业人才,纵向建立三个层次的人才梯队:现实可用的、未来2-3年可培养的、有潜力培养的;二是从管理、业务、技能三个人才序列,横向建立三支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将关键岗位、关键人才梯队可视化,及时、低成本、持续地满足公司对关键岗位的人才需求,实现人才队伍接替有序发展,推动公司战略转型升级与业务发展。

(二)加大内部选育,实现无时差补给

一是完善落实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三个一百”培训基础上,组建高水平内训师团队,聚焦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培训融合,细化分层分类培训、开展多维度培养,加快思想转变和知识迭代。二是丰富人才交流渠道。遵循721学习法则,持续优化人才交流机制,以完成专项工作任务、个人历练成长为目标,联合权属单位、合作单位、兄弟出版集团,通过上挂下派、轮训轮岗等多种方式,推动一线人才由单一技能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三是优化内部挖潜方式。树立崇尚创新、崇尚人才的鲜明导向,探索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制聘任、模拟法人制、产品经理制、工作室制等形式,鼓励各级优化人才及团队培育举措,激发人才活力。探索优化晋升激励机制,增加技能、职称、荣誉因素作为晋升晋级资格条件,构建满足核心骨干人才职业发展需求的高架桥,实现组织绩效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外部合作,实现人才共赢共享

组织与人才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相互雇用的合作关系。一是基于经营思维引进头部人才、优秀团队,不求人才所有,但求人才所用。鼓励采用项目合作、短期聘用、技术顾问等柔性方式加大引进周期性、阶段性较强的外部高层次人才,引进适应融合发展要求的数字编辑人才、新媒体策划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版权运营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发挥人才“共生效应”,带动现有人才转型升级。二是探索产教协同、供需接轨的人才培养协作机制。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驻济或驻鲁高校共同建立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实践(实习)基地,推动定向培养出版业高素质人才,提前锁定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让高校成为编辑出版人才的后备力量,形成战略支撑和良性格局。三是探索赛事联动适时遴选人才。联合驻鲁高校、抖音、小红书新媒体开展文案策划、营销策划等技能比赛,以赛引才,引导大学生青年群体主动投身出版产业,不仅能集聚优秀年轻人才,而且更利于打响山东出版品牌。(股份公司 张静)

Copyright 2021-2036 山东出版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05026798号-1